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

文字大小调整:
    大宋嘉佑二年、大理正安五年九月初二。

    一大清早,龙首关的守军开始生火做饭。尽管大理城物资储备充足,各级官员却习惯性的克扣军粮,以至于浴血奋战的将士常常处在半饥饿状态。这种状况,直到曾布接管了后勤补给,才得到好转。

    拿到手的粮食少了,曾布便直接去大理城找段思廉,要他把配额补齐。段思廉面上无光,自然要发落经办的官员。一来二去,再没人敢克扣前线的军粮,将士们才能吃上饱饭。

    当然,伙食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早晨,大理的士卒吃菜汤和黑面窝头。但宋朝的士兵和大理的军官,却有鸡蛋和小米饭吃,偶尔还会有块熏肉风鸡之类的。混熟了之后,大理士兵常常在这个时候,过来打打秋风。

    正当两族士兵坐在一起用餐打屁,吹嘘着各自族里的姑娘,是多么的美丽惹火时,放哨的士兵突然激动的蹦起来,大叫道:“快看叛军的军营呐!”

    士兵们闻言,不约而同涌到城墙边向往张望,宋军看得一头雾水,大理士卒却激动的高喊起来:“叛军投降了,叛军投降了!”

    宋军瞪大了眼睛,也只发现叛军大营中的那面写着‘杨’字的大旗,今日换成了一面白旗。他们不了解大理人的习俗,这样挂旗的一方,就是宣告放弃了抵抗,准备投降了……

    城上的大军欢声雷动,杨氏投降了,这对前线的官兵们来说,意味着解脱和重生!白族的士兵终于不用手足相残。大宋的禁军也能回汴京了!

    龙首关上欢呼声震天,官兵们不分种族,兴奋的大叫大跳,相拥庆祝、

    大理的军官将情况禀报了王韶。王韶担心有诈,勒令士卒严加防范,不得疏忽大意,诈降的例子在兵书上见多了,他不得不防啊。

    不过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奇峰迭起,杨家递交了降表,表示愿意立即解除战争状态,接受有条件停战。守军不敢擅作主张,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大理城。

    第二天,最新的旨意来了,杨家的军队原地不动,杨允贤父子来大理城投降。

    将旨意传到杨家大营不久。杨义贞和杨世铎便率领杨家十几名高级文武,仅带了百余骑护卫,来到了关城下。

    城门早就被堵死,守军提出用篮子将杨家人接进城来,对此杨义贞等人并无异议。

    把杨家人接上来后,守军发现没有杨允贤的身影,却得到杨世铎悲痛的答复:“我家主公已经于昨夜自尽了!”

    欢喜过头的守军才发现,杨家人都腰缠白布,杨义贞更是一身白衣,显然是重孝在身。

    至此。再没人怀疑杨家人投降的诚意……

    ~~~~~~~~~~~~~~~~~~~~~~~~~~~~~~~

    九月初四清晨,秋高气爽,晨曦中的大理城,呈现出难得的轻松欢乐的气氛。

    一大早起来,城中的官差兵卒,便在主干道路上洒水铺沙。家家户户门前都架起供桌、香案。几个月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大理居民,就像突然放松了枷锁一样,把欢笑和解脱写在脸上。

    大理正门永宁门前,更是悬灯结彩、飞黄流金、幡盖似云、帏幕堂皇。两条巨大的黄绫寿幅上分别写着‘阿弥陀佛’、‘普天同庆’的大红视语,迎着初升的朝阳。从城门楼上飘落而下。

    此刻的永宁门下,已是梵乐喧天,歌声动地,香烟缭绕,人群熙攘,与极乐世界无二。…,

    大理皇帝段思廉,昨夜在大理国寺天龙寺中焚香斋醮。今日天不亮,又到祖庙中拜祭了段氏的列祖列宗,待他从祖庙出来时。便见相国高智升,率百官、着盛装迎候在山门前。

    在他们身后的位置,宝盖施张,一片金黄。一辆高约二丈、宽约八尺、长约一丈五尺、形如宫殿,悬缯幡盖的玉辇停在那里。

    “恭请王上登车。”高智升躬身施礼道。

    “王公怎么没来?”段思廉看了看左右,没见到王珪的身影。

    “王大人老毛病又犯了,起不来床。”高智升恭声道:“今日由小王大人代表了。”小王大人,是大理人对指挥他们守住龙首关的王韶的称呼。

    “也罢。”段思廉点点头道:“出发吧。”

    ~~~~~~~~~~~~~~~~~~~~~~~~~~~~~~

    辰时,大理的御林军和宫廷乐队,已经在永宁门前就位了。

    待大理皇帝段思廉,乘着那辆珠玉装饰,鲜花缀绕,瑰丽壮观的玉辇抵达时,乐队便奏起了中和韶乐、得胜之章。

    段思廉坐在玉辇上,望着密密麻麻的百姓、听着他们山呼万岁,对坐在身边的段明月道:“这种感觉真不错。”

    段明月想说,可惜不是自己赢得的,但今天是乃兄的大日子,她没有扫兴,只是微笑着点头。

    待乐声奏毕,一身戎装的段思廉,登上了高台,在御座上坐定。

    “受降!”礼仪官员拖长声调道。

    便见衣甲鲜明、盔簪红缨的御林军,如同分流的浪潮一般让出一条道路,数十名白衣素服的男子,面色凝重、步履更沉重走上前来,为首的正是杨义贞和杨世铎。

    大理城的百姓,当年深受杨义贞这个跋扈子的欺凌,加之又是段氏的铁杆支持者,此刻见到杨义贞,自然分外眼红,臭鸡蛋、白菜叶的雨点般飞了过来……

    杨义贞却没了往日的浮躁,神态沉稳的朝高台走去,颇有唾面自干的风范。

    待走到高台前五丈处,杨义贞站定,面无表情的望着对面宝座上的段思廉。

    城门楼前鸦雀无声,万众的目光都聚集在两人身上。宝座上的大理皇帝冷哼一声道:“你们杨家辜负世代皇恩、胆敢叛乱,如今终于幡然悔悟,要请降了吗?”

    “杨家是要请降,但不是向你段家请降。”杨义贞轻蔑的看了段思廉一眼,目光转向立在一旁、身穿宋朝官袍的王韶身上,大声道:“下国小臣杨义贞,率滇西四郡六府三百七十万户,向大宋请降!”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大理人谁也没想到,杨家竟然跳过段家,向大宋请降。这让身为大理皇帝的段思廉情何以堪?

    王韶毕竟还年轻,尽管早知道会有这一出,可人家大理皇帝就坐在身边,他哪好意思上去受降,岂不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段思廉留?

    这才明白王珪那老狐狸、吕惠卿那小狐狸,为什么都纷纷称病,让自己代劳。原来是早料到,今天肯定会不光彩啊!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帝尊》 《家兄朱由校》 《大主宰》 《神医凰后》 《择日飞升》 《天醒之路》 《牧神记》 《人道至尊》 《我真没想重生啊》 《水浒仙途》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我本无意成仙》 《请公子斩妖》 《谁让他修仙的!》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风起陇西》 《庆余年》 《剑仙在此》 《神医嫡女》 《对着剑说》 《荒古神帝》 《悍戚》 《神话:仙武大唐》 《天才小毒妃》 《半仙》 《风起和安》 《仙父》 《月关小说全集》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耳根小说全集》 《龙族》 《剑道第一仙》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天宫红颜传》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最强红包皇帝》 《万界圆梦师》 《诡秘之主》 《大王饶命》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很纯很暖昧》 《我的26岁女房客》 《玄鉴仙族》 《雪中悍刀行》 《一品江山》 《夜的命名术》 《大唐扫把星》 《星门》 《辰东小说全集》 《阳神》 《真灵九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