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

文字大小调整:
    转过年来,到了二月份,因为某桩意外事件,红水河工程,已不可能按期完工了……

    根据各施工段的进度情况,开通航路所必修的四十三滩中,已经修完了三十六滩,剩下最为艰难的七滩,工匠们虽拼力开凿,但依旧险象环生,仍须数次转运才能通过。

    此段约百里的河道能否开通,也是各方面争议的焦点。鉴于此处险滩鳞接,岩窄难行,陈恪、沈括以及特意赶来的苏颂三人再次组织会勘,为顾全局工程,最终陈恪做了让步,同意暂时避开此七滩,改用旱道……在大修河道的同时,沿河的驿道也修建完毕,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沿途六十里一驿,完全是宋朝国道的标准。

    其实在陈恪,自然断不肯稍留不尽,贻功亏一篑之憾,但工匠们已然竭尽全力,只能先以旱路权宜,等到来年再图畅通了。不过尽管对七滩完工不报希望,他却没有下令停工,反而把奖励标准提高,鼓舞身心俱疲的官民们不要松懈,能把硬骨头啃掉一点算一点。

    其实落到今天这般田地,并非沈括低估了工期,而是因为天灾**……

    ~~~~~~~~~~~~~~~~~~~~~~~

    这样浩大的工程,自然引起大理国内的注意和不安。

    不安是很正常的。千里红水河,在之前的千年里,一直是‘蛮夷资为天堑,商旅视为畏途’的存在,也是大理国得以偏安的重要条件。难以想象,大理国若没有山高水深的天然屏障。当年宋太祖能说出‘此地非吾所有’的话来。

    尽管大理君臣已经献土归降,但谁都知道,那只是名义上的称臣。所谓‘天高皇帝远’,不正此处最好的写照?可要是大宋把红水河修成航道,从此天堑变通途,朝廷对大理的控制力将大大增强。

    这是仍满心在大理做土皇帝的各路诸侯,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但现在大理是大宋的领土,他们是大宋的臣子。大宋想在自己的土地上修河,并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天塌下来个儿大的顶着,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三大家身上。当然,杨家新败,又远在滇西,且明显在大宋的庇护下才保持三足鼎立之势,此时是万万不会出这个头的。

    只能看段家和高家的了,段思廉是滇王。大理境内理论上都归他管;而高家则是滇东实际的主人,大宋就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修河,于情于理,都该过问一番的。

    其实一开始,高升泰就闻风而至,看到如此浩大的工程,他直感觉腿肚子转筋,对好容易才见到的陈恪道:“大人,天朝这是要作甚啊?”

    “世子怎么还能说‘天朝’呢?”陈恪淡淡笑道:”难道你不是朝廷的官员么?”

    “哦,多年习惯。一时顺嘴了。”高升泰赶紧改口道:“是朝廷,不是天朝。”

    “要注意啊,咱们熟,你怎么说都没事儿。”陈恪道:“可要让别人听了,难免会以为士子,还没把自己当成宋人啊。”说着似笑非笑道:“世子,不会真让我说着了吧?”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高升泰矢口否认,赶紧表态道:“能成为大宋的一员,下官十分荣耀!”

    “那就好。”陈恪释然笑道:“世子肯定不是口是心非的人吧?”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高升泰头摇得像拨浪鼓。冷眼旁观的柳月娥,却忍不住暗叹一声,又一头被牵着鼻子走的笨牛………,

    “对了,刚才世子问朝廷修河作甚?”陈恪这才转回去道:“难道你父亲没有告诉你么?”

    “家父是提过,说是朝廷为了给东川驻军运粮,所以要修红水河。”高升泰被搞得气势全无,道:“当时没想到如此劳民伤财。实在划不来,还是由寒家一直供给大军吧。”

    “世子的好意,本官记下了。”陈恪淡淡道:“但修这条道。不光是用来运粮草的,这也是朝廷给大理的见面礼!大理物产丰饶,有名马有名茶,但之前苦于山路难行,无法外运,所以百姓生活一直很困苦。”他顿一下又笑道:“一旦舟楫相通,情况将大不一样啊!大理的货物能运出去,或是销往内地,或是销往国外,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你们的府库也会充盈起来……”

    他的口才极好,滔滔不绝讲起来,竟说得高升泰,一时间感激起朝廷来。转头才回过神来,心中暗叫道:‘什么呀什么呀,明明是宋朝想牢牢控制住大理,才会下这个血本好不好?’

    但是陈恪已经话赶话,把他逼在大宋忠臣的角度不得动弹,高升泰只好闷着头听了一顿演讲,然后灰溜溜的回去了。

    不过高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作为滇东的地头蛇,他们可不缺暗中使绊子的办法。高升泰先是下令沿岸各部族,想方设法给河道施工找麻烦。但等了好久都不见动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陈恪许给他们过船费等诸般好处,这些部族都盼着河道快点修成呢,又怎会去捣乱?

    一计不成,只好再生一计。很快,在沿岸部族中便有谣言流传,说宋朝人在红水河上游筑起无数堤坝,会导致中下游断流,沿岸部族都会被渴死……在是年大旱的背景下,各部民众亦看到河道彻底干涸,因此流言传播得非常迅速。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恰在此时,沿岸有个部族又发起了瘟疫,疫情十分严重,据说四个发病人中,就有一个死亡,剩下三个也会被毁容。便有传言说,是因为宋人炸礁设坝,截断河水,骚扰了红水河的河伯,河伯发怒了。若不马上停工,将有更多人遭到惩罚。

    加之在人们的认知中,冬季本是大理瘴疠最轻的时候,现在却爆发了瘟疫,让土著们彻底坐不住了,他们虽然爱财,但更要小命,虽然敬畏大宋,但更敬畏神灵。好在陈恪与各族头人私交甚笃,他们不好意思马上撕破脸,所以没有一上来就采取过激行动,而是一面召回了在工地扛活的族人,一面找到陈恪好言相求。

    陈恪自然不相信什么河伯河叔的,可沿岸各部族的支持,关系到航道的保障、乃至大宋在大理立足的问题,他丝毫不敢大意。而且谣言也已经传到了民夫中间,民夫们一样人心惶惶,要是闹将起来,怕是不仅会前功尽弃,还可能出大事!

    尽管工期紧迫,他还是下令暂时停工,并要立即赶过去查看疫情。这遭到了柳月娥的强烈反对,她听说那瘟疫的传染性很强,坚决不同意陈恪以身犯险。

    尽管陈恪表面上强作镇定,实际上压力大极了。他本以为,自己像往常一样调侃几句,就能让柳月娥乖乖听话,谁知这小娘皮咬定青山不放松,说什么也不让他去。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帝尊》 《家兄朱由校》 《大主宰》 《神医凰后》 《择日飞升》 《天醒之路》 《牧神记》 《人道至尊》 《我真没想重生啊》 《水浒仙途》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天宫红颜传》 《我本无意成仙》 《请公子斩妖》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风起陇西》 《庆余年》 《剑仙在此》 《神医嫡女》 《对着剑说》 《荒古神帝》 《一品江山》 《神话:仙武大唐》 《天才小毒妃》 《半仙》 《风起和安》 《月关小说全集》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耳根小说全集》 《龙族》 《剑道第一仙》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悍戚》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最强红包皇帝》 《万界圆梦师》 《诡秘之主》 《大王饶命》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很纯很暖昧》 《我的26岁女房客》 《玄鉴仙族》 《雪中悍刀行》 《夜的命名术》 《大唐扫把星》 《星门》 《辰东小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