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仙武大唐

作者:江承雪

文字大小调整:
剑南王!

        这无疑是一份厚重至极的封赏。

        古往今来,一般公侯就已经是人臣追求的终究目标,更不用说王爵,何等煊赫。

        这绝对是人臣之极。

        这也将是大唐自李隆基登基开元以来的第一位异姓王封赏,同时白玉仙也将成为如今大唐天下的唯一异姓王。

        圣旨封赏传到成都的时候,整个成都上下也是瞬间一片震动热议,尤其是白玉仙所在的家中节度使府邸中更是上下一片沸腾。

        毕竟这可是封王,何等的风光与煊赫,谁会不高兴。

        说实话就是白玉仙得到这个消息都心中忍不住的生出几分欣喜之情。

        哪怕白玉仙心中早就准备造反争夺天下,但是造反归造反,在如今还未造反之前就得了王爵封赏,肯定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毕竟王爵的身份,走出去都更有面子,今后别人叫他白玉仙也将称呼一声王爷。

        “这李望倒是有些城府。”

        不过白玉仙也知道,李望这是在笼络安抚他,毕竟如今的天下局势对于李望和大唐而言,都缺不得他白玉仙。

        李望如果缺了他白玉仙的话,李望的皇位恐怕坐不稳。

        而大唐如果缺了他白玉仙的话,那整个李唐江山恐怕也将保不住。

        毕竟无论是太平道还是安禄山,如今明面上,朝廷中都只有白玉仙能抵挡。

        所以李望也为此不惜以王爵的重赏,来安抚笼络住他白玉仙。

        但是在李望的内心深处,肯定对他是无比忌惮提防的,抱有巨大的敌意,但是为了大局却能压的下心中的敌意不惜以王爵的重赏来笼络安抚他。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局观还是城府,李望都还是有的。

        若是放在以往太平盛世的局面,李望登基的话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帝王。

        但可惜,如今的天下局面,大唐必亡,除非李望拥有镇压一切的绝对实力,否则一切的其他能力手段,都是枉然。

        而且李望的目的其实也十分明显。

        因为此次圣旨除了对白玉仙封赏王爵之外,同时李望的圣旨还有一道命令,那就是命令白玉仙马上率兵出征平定叛乱。

        “李望这必然是安抚之计,先以王爵之位安抚住夫君,利用夫君对付太平道和安禄山,如果等到以后夫君助他铲除太平道和安禄山平定天下后的话,那么夫君必然就是他李望的第一个目标。”

        李蜜同样也和白玉仙一样猜出了李望的心思,当即出言提醒白玉仙道。

        “嗯。”

        白玉仙闻言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娘子所言不错,不过此事我心中有数,无需担心。”

        “不知夫君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

        “如今李望已为天子,除了加封我为剑南王之外,还命我尽快出兵扫平叛乱,既是天子诏令,我白玉仙自当遵命,我欲三日后便率军出征,前往山南扫平太平道。”

        “不过太平道教主李素实力非凡与我不相上下,要想扫平太平道,就不知需要多久时间了。”

        简而言之一句话。

        这圣旨我白玉仙接了,王爵的封赏要了,出兵的诏令也肯定遵命,三天后就马上再次率兵去平定太平道,但是具体要多久才能平定太平道,那就是个未知数了,毕竟太平道的势力有多强如今已经是天下皆知,他白玉仙又不是天下无敌。

        而且白玉仙相信,自己要是再次出兵去对付太平道的话,如今远在京师刚刚建立大燕称帝的安禄山肯定也坐不住,到时候肯定也会选择尽快扫掉李望等在朔方的李唐残余势力一统北方,如此的话他就能趁着白玉仙和李素两人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坐山观虎斗。

        否则若是等白玉仙和李素分出胜负安禄山还没有彻底解决掉李唐一统北方的话,那安禄山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优势了。

        毫不客气的说,李望这道让白玉仙即刻出征平乱的诏令,也完全就是他李望自己的催命符。

        其实白玉仙自己这段时间都在考虑要不要再主动出兵去和李素一起演一场给安禄山一点压力了。

        结果没想到李望自己就把助攻送过来了。

        好人啊。

        果然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div  class="contentadv">        李蜜听得白玉仙的话也顿时不由美眸一亮,也听出了白玉仙话中的弦外之音。

        白玉仙要是继续率兵去打太平道,那安禄山肯定就会坐不住必然会对朔方出兵对付李望等人从而想彻底推翻李唐。

        而以朔方李望等人如今的势力,明面上的天人神通仅仅王忠嗣支撑,绝对不可能是安禄山的对手。

        如果安禄山真的将李望等人都解决了的话,那到时候她们剑南这边自己夫君白玉仙就可以彻底以扫平叛乱之名自立争夺天下。

        只要李望等人没了,那大唐朝廷,她们剑南就是正统。

        当天,白玉仙便也在成都府衙大殿中召集齐了麾下文武群臣,然后宣布了圣旨和自己的决定将再次出兵山南攻打太平道的消息。

        随即点将吩咐道。

        “仲武、嗣业,此次出征,本王任命你二人为大军副将,稍后调集兵马准备,三日后出发。”

        “诺。”

        高适和李嗣业立即拱手领命。

        “常清,如今太平道占据山南、河南、淮南三地,如果想继续扩张的话,除了我剑南之外就唯有进攻河北、河东、关内、江南和黔中五地。”

        “不过河北、河东、关内三地如今基本都已被安禄山占据,安禄山和太平道之间必然也达成了一些协议,所以太平道必然不会进攻这三地,如此就只剩下江南和黔中这两地。”

        “但江南有裴使君在,也无需太过担心,唯有黔中,既无顶尖大将坐镇又无多少兵马,如果太平道要取黔中的话,恐怕是囊中取物,所以我欲遣你率领天策军去黔中坐镇协助黔中军,防备太平道。你可愿往。”

        白玉仙又看向封常清道。

        当然,他嘴上虽然说是让封常清率领天策军去黔中协助黔中军防备太平道,实际上是去让封常清顺势先拿下黔中。

        如此白玉仙只要将黔中一拿,再加上岳父裴旻所在的江南和太平道占领的河南、淮南、山南四地,那么大唐南方七地就直接六地入他手,只剩下一个岭南。

        而最后一个岭南,白玉仙要拿下自然也是探囊取物。

        如此的话接下来只要李唐被安禄山彻底解决,他就马上可以不费吹飞之力拿下整个南方,届时再和安禄山进行最终的南北决战即可。

        而封常清自然也清楚白玉仙的意思,所以闻言也是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末将遵命!”

        如此做好安排。

        三天后,高适、李嗣业、封常清三人分别率领着剑南军和天策军出发。

        高适、李嗣业两人率领着剑南军往山南而去。

        封常清则率领着天策军往黔中而去。

        白玉仙自己则是并没有跟着一起离开,甚至私下还和李素一起喝了次茶。

        因为他现在出兵,本身不过就是给天下人做做样子罢了。

        同时这个时候,岳父韩肃和整个韩家众人也终于来到了剑南。

        还有崔宗之、苏晋、杜甫、王彦霖、宋修文等好友。

        韩肃来到剑南在白玉仙安排的府邸住下安顿好一切后,随即就和李林甫私下凑到了一起。

        “韩兄。”

        “李兄。”

        “昔日京师朝堂上,伱我二人同朝共事一堂,如今人事变迁,故人凋零,而你我今朝却还能故友重逢再一起共事,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哈哈,李兄所言不错,世事变幻,故人凋零,今日在这剑南还能有李兄这样一位故人,当真是人生快事。”

        两人见面,彼此也都是心中感慨万千,十分高兴。

        毕竟昔日在京师朝堂上共事多年又是同阵营的盟友故人,如今天下大乱、人事变迁,昔日认识的故友故交大多都已经零落,这般情况下在这剑南之地还能有这么一两个熟识且互相了解可以说话的故友,确实难得。

        而就在韩肃和李林甫见面的同一时间,白玉仙也见到了李淳风。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人道至尊》 《帝尊》 《水浒仙途》 《家兄朱由校》 《天醒之路》 《大主宰》 《神医凰后》 《我真没想重生啊》 《择日飞升》 《牧神记》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神话:仙武大唐》 《天宫红颜传》 《请公子斩妖》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天才小毒妃》 《龙族》 《耳根小说全集》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月关小说全集》 《暮夜良人》 《仙父》 《风起和安》 《半仙》 《风起陇西》 《悍戚》 《我本无意成仙》 《荒古神帝》 《对着剑说》 《神医嫡女》 《剑仙在此》 《庆余年》 《雪中悍刀行》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剑道第一仙》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很纯很暖昧》 《一品江山》 《玄鉴仙族》 《我的26岁女房客》 《最强红包皇帝》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大王饶命》 《诡秘之主》 《万界圆梦师》 《夜的命名术》 《大唐扫把星》 《星门》 《辰东小说全集》 《佛本是道》 《九州牧云录》 《阳神》 《飞升之后》 《真灵九变》 《通天之路》 《从前有座灵剑山》 《许仙志》 《灭运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