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阴损招数
是他们悲天悯人、心怀仁慈,不愿见到汉家儿郎战死边疆、血染沙场么?
不是。
起码不全是,
是因为一旦战事开启,大儒、文官们说话便不管用了,他们的学识、才能不足以使得他们可以取得一场大战之胜利,只能去依靠武将,从而间接的使得武将之地位提升。
朝堂之上,利益就那么多,你多一分我便少一分,此消彼长,长此以往,那里还有大儒、文官们说话之余地?
所以他们宁可和亲、割地、赔款,亦要遏制武将地位的提升。
甚至于有些无耻之辈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愿扯自家人的后腿,在武将即将取得胜利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手段,也要使得战争失败。
战争失败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但是他们却能够攫取丰厚的个人利益收入囊中……
当然,若是任由武将们胡来,那也不行。
与文官们尽量采取绥靖政策、避免战争的动机相同,武将们会抓住一些可以开战的机会开战,因为只有打起仗来,他们才能够争夺话语权,去谋求更多的利益。
若是没有文官的钳制、束缚,武将们大抵的结局便是将地图挂在马鞍上满世界的点燃战火。
不加遏制的战争,任何一个超级强国都得被拖垮,除非像成吉思汗的子孙那样只求征服、不求占领,蝗虫一般凭借强盛的武力烧杀劫掠,他们没有文化底蕴,便不存在统治根基,即便征服了广袤的土地,却很难凭借武力长久的占据下去。
文武之道,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如何协调文武之间的关系,才是一个帝国能否长治久安、繁荣兴盛的根基所在。
……
片刻之后,卫鹰大步入内。
“二郎,可是有何吩咐?”
卫鹰先是向李泰见礼,继而询问房俊。
房俊道:“你带上一队人,挑一些好手,即刻赶赴松州,路上要乔装打扮,扮作商贾也好、脚夫也罢,总之不能让人识破身份,然后秘密查访吐蕃使节之动态,不能伤了他们的性命,但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予以拖延,最少亦要延误吐蕃使节进入长安的时间三个月。”
卫鹰一愣,道:“并未闻听有吐蕃使节前来长安,这要如何打探?”
房俊摆摆手,不耐烦道:“告诉你有,那就一定有,此刻虽然长安未曾听闻,只是因为使节刚刚离开吐蕃,这会儿想必才踏足大唐境内。”
卫鹰心说您现在掐指一算,便知星辰运转、福祸吉凶?
您身在长安,便能知道人家吐蕃使节刚刚离开吐蕃进入大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不如您啊,您这决胜何止千里?
一万里都有了!
这话当然只敢在心里腹诽,嘴上麻利答道:“喏!”
见到房俊再无吩咐,赶紧转身离开,去召集人手启程赶往西南地区,虽然心里头觉得房俊有些玄乎,但不伤任命、只是拖延行程,延误吐蕃使节三个月之后进入长安,想想长安距离吐蕃路途遥远,寻常也得走上两个月,那么这个任务就不算太难,就只是路途远了一些,得跟自己的媳妇告别几个月的时间……
待到卫鹰离开,李泰忍不住大笑道:“二郎,你这一招儿可真是太损了!”
正如房俊所言,目前大唐不敢贸然拒绝吐蕃的请求,否则吐蕃恼羞成怒之下,很难保证不会破罐子破摔,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出兵介入西域战事,使得安西都护府腹背受敌。
而吐蕃的目的乃是趁火打劫,借机从大唐这边捞取一些好处,非是博不得已,也就对不愿意同大唐直接开战,否则一旦战事开启,被“东大唐商号”断绝粮食供应,吐蕃内部就得面临一场极其严重的饥荒。
就算吐蕃使节明知道大唐在延误他的行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排除万难赶往长安,反正只要他不死,大唐与吐蕃之间就不会开战,他就必须赶到长安,完成松赞干布交待的任务……
这的确有点缺德,但是毋庸置疑,效果也非常好,只要能够给安西军多争取一些时间,或许局势的发展便会迎来转机。
房俊有些苦笑,道:“小伎俩罢了,纵然得逞,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真正的强国,是要在面对世上任何一个敌人的时候,都能够以堂堂之师正面对决,凭借强大的力量碾压过去,而非是这等龌蹉之伎俩。”
李泰缓缓颔首,深以为然。
继而又叹道:“二郎这次受伤,想来需要将养一段时间,与本王前往江南之事,怕是要耽搁了。”
如今他麾下的盘子越来越大,需要的金钱简直就是海量,民部自然不可能给他多少支持,便是李二陛下那里也被他三天两头的“募捐”行为搞得不胜其烦,开始还能给个几万贯,但到了后来便逐次缩水……
太原王氏为了平息房俊之怒火,主动提出将江南的众多产业赠送给房俊,房俊自然不合适笑纳,便转手赠予李泰,对于李泰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早已迫不及待意欲前往江南接受这些个产业。
更何况他还打着狠狠敲一笔江南士族的竹杠,不过若是没有房俊的大力支持,他可没有什么底气。
那些个江南士族如今与关陇、山东等等门阀皆有商业往来,兼且盘踞江南数百上千年,底气不是一般的硬,未必卖他这个亲王的面子,但房俊的名头在江南那可是管用得紧,若是不能利用一番,李泰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房俊笑道:“那倒是不妨事,最近要忙着成亲,书院亦是开学在即,等忙完了这一段,下官的伤势大抵也好得差不多了,到时候陪着殿下泛舟南下,去领略一番深秋时节的江南烟雨,倒也不错。”
李泰大喜:“那可就说好了,正好本王也将长安的事务好生处置,届时咱们一同南下!”
“一言为定!”
“那二郎权且将养着,本王先回去。”
“殿下慢走,请恕下官不能像送。”
“自家人,何须如此?告辞了!”
……
待到李泰离去,房俊一个人坐在榻上,忧心忡忡。
时至当下,固然朝堂上下都很重视西域,却并无一人能够如房俊这般清楚一旦西域丢失,将会对大唐造成怎样的影响。
简单来说,谁都知道唐朝之亡,实则亡与安史之乱,而安史之乱却又缘起于藩镇割据。
难道当时的大唐朝廷就尽是昏聩之辈,看不到藩镇割据给帝国带来的隐患么?
非也。不是看不到,而是除了重用藩镇、倚靠藩镇抵御来自北方的胡族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屡次爆发的不稳定局势之外,别无他法。
因为整个帝国中枢,都将所有的力量投送在与吐蕃的战争之上。
正是因为西域的丢失,使得大唐丧失了这一块广袤的缓冲地带,使得吐蕃与西突厥的残部能够随时随地直抵玉门关下,威胁到大唐的河套、陇右一带,兵锋直抵关中,大唐不得不布置重兵于此,来抵御吐蕃以及西突厥的压力。、
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百余年,等到吐蕃由于对大食、回鹘等的战争占用了其大部兵力以及内部矛盾加剧,无力东进之时,大唐也早已被这场战争拖得精疲力竭,加之国内藩镇为祸,已然到了末日穷途……
可以说,只要西域尚在大唐的掌控之中,那么便可以腾出手来攻略天下,甚至于将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可一旦西域丢失,则必将上演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幕……
想到这里,房俊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就在床榻之上挥毫提笔,字斟句酌的写起了奏疏。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人道至尊》 《帝尊》 《水浒仙途》 《家兄朱由校》 《天醒之路》 《大主宰》 《神医凰后》 《我真没想重生啊》 《择日飞升》 《牧神记》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神话:仙武大唐》 《天宫红颜传》 《请公子斩妖》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天才小毒妃》 《龙族》 《耳根小说全集》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月关小说全集》 《暮夜良人》 《仙父》 《风起和安》 《半仙》 《风起陇西》 《悍戚》 《我本无意成仙》 《荒古神帝》 《对着剑说》 《神医嫡女》 《剑仙在此》 《庆余年》 《雪中悍刀行》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剑道第一仙》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很纯很暖昧》 《一品江山》 《玄鉴仙族》 《我的26岁女房客》 《最强红包皇帝》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大王饶命》 《诡秘之主》 《万界圆梦师》 《夜的命名术》 《大唐扫把星》 《星门》 《辰东小说全集》 《佛本是道》 《九州牧云录》 《阳神》 《飞升之后》 《真灵九变》 《通天之路》 《从前有座灵剑山》 《许仙志》 《灭运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