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二章 天下为公
物部足利似乎对这般单刀直入的谈判方式略有不适,愣忡一下,赶紧将之前谈妥的条件复述一遍。
他刚刚说完,一旁的物部麿便挺直腰杆,略显兴奋道:“但现在,咱们有了一个更为宏大之计划,带给诸位乃至于大唐的利益也更为庞大,却不知各位是否有权力做出决定?”
金仁问与李谨行、李义府互视一眼,道:“说说看。”
物部麿道:“若是按照原先之计划,大唐所得不过是伊予岛之租借而已,可若是改变计划,则倭国诸岛之地,大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听完物部麿的计划,李谨行、李义府乃至于金仁问都被震惊得一塌糊涂。
杀倭王、立傀儡、物部氏迁徙江户川……
若说之前大唐借助虾夷人之手逼迫倭国租借港口、矿山之时还有一些底线,那么按照物部麿之计划,则大唐何以对倭国合理合法的予取予求。
区区倭国自然难挡大唐之兵锋,想要覆灭倭国不费吹灰之力,之所以要借助虾夷人之手获取利益,则是因为大唐不愿背负一个灭国之恶名。与突厥、吐谷浑、薛延陀、高句丽等国不同,倭国从始至终臣服于大唐,若是连自己的藩属国都要灭掉,举世之间如何评论大唐之贪婪、不义?
即便扶持苏我氏继承倭王之位,大唐还是保留底线,不愿对倭国逼迫太深,苏我氏也要保留一些名誉给所有倭人一个交代。
但物部氏不在乎名声,不在乎是否遭受倭人千夫所指,因为他们心心念念加入大唐、成为唐人。
如此,根本不在乎什么底线。
李义府呼吸有些粗重,道:“兹事体大,吾等需要商议一番,再给物部氏一个答复。”
没怎么说话的物部足利点点头:“自是应当,不过还请贵军马上出手驱逐扶余盛,到时候咱们先行签署伊予岛之租借,其余之事可从长计议。”
“好!”
李义府痛快答应下来。
……
傍晚时分,三人回到战舰上,商议此事。
李义府道:“我马上乘船回去华亭镇面见大都督,商议此事是否可行。”
从长计议?不存在!
他只争朝夕!
李谨行提醒道:“要派人给武娘子送信,征询武娘子之意见。”
他也好,李义府也罢,名义上归属于水师,实则算是武娘子的“私人”,所以关于物部氏刺杀倭王、复立傀儡之事并非请示朝廷,而是请示武娘子。
只要武娘子想干,他们两个就敢豁出命承担一切风险将这件事干到底。
李义府点头:“正该如此。”
相比于李谨行这个“私人”,他则更像是武娘子的“仆人”,仕途之上因为遭受房俊之打压,朝野上下只要是不愿得罪房俊之人都不会对他另眼相看,他的前途只能寄托于武媚娘身上,现如今武媚娘就是他的“天”,他要像忠犬一样维护武媚娘的利益。
金仁问笑道:“物部氏当真是有魄力啊,居然胆敢如此做派,连身为倭人最后的底线都能突破,怕是以后的史书之上免不了口诛笔伐、遗臭万年。”
李义府不以为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此千古不易之至理也,想要有大收获,自然要有大风险。但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假若他日物部氏当真成为倭国第一世家,始终把持倭国之权势,又有谁会去骂他呢?甚至于百年、千年之后,倭人后代对物部氏感激不尽视其为倭国之功臣也说不定。”
金仁问默然不语。
今日之倭国,岂不正是昨日之新罗?
金氏王族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内附于大唐,不惜断绝国祚传承也要保护本族血脉,由此遭受诸多新罗学者之斥责、辱骂。可若干年后,新罗在大唐治理之下丰衣足食、生活优渥,又有谁记得金氏王族卑躬屈膝、卖国求存?
怕是都将对金氏王族歌功颂德……
李谨行道:“先将伊予岛之事解决,之后再听从武娘子之指示商讨物部氏之计划。”
“好。”
翌日,千余装备精良的唐军在港口登陆,向着松山城附近的山麓之中进发,去剿灭盘踞附近的百济人。
沿途所至,附近的倭人纷纷站在路边大声欢呼、箪食壶浆,欢迎唐军“仗义出手”。实在是百济人过于凶残,不仅烧杀掳掠将倭人百姓的衣物吃食抢夺一空,更肆无忌惮的抓捕俘虏倭人青壮,将其贩卖至本岛之上唐人开设的矿山、作坊,着实苦不堪言。
盘踞于山中的扶余盛率领麾下海寇与唐军爆发几次激烈“战斗”之后,便迅速销声匿迹,松山城“匪患”为之一空……
另一边,李义府则跟随战舰返回华亭镇,而后溯江而上进入运河抵达洛阳,求见武媚娘。
*****
“东大唐商号”总部临街而设,与波浪翻涌的洛水隔街相望,河中舟楫如云、往来穿梭,街上车马辚辚、络绎不绝。
后宅正堂之内装饰奢华、檀香阵阵,武媚娘一袭淡红色襦裙、满头珠翠,坐在椅中背脊挺拔、仪态万方,秀美如画的面容染着淡妆,眉如翠羽、唇若染朱,明艳端庄。
面对如此天香国色,李义府弯腰躬身,连头都不敢抬。
良久,盖碗一声轻响,武媚娘柔美的声音在堂中响起:“你与李谨行对此事如何看法?”
李义府恭声道:“吾等皆认为可行。”
“嗯。”
武媚娘不置可否,淡然道:“说说看。”
“喏。”
李义府直了直腰,道:“倭国虽然深受大唐之兵威所迫,苏我氏也在大唐扶持之下才能登上倭王之位,但这些倭人尚存一丝底线,那便是哪怕仅只是名义上也要保存倭国政权之完整,以待来日。今日大唐强盛,倭人卑躬屈膝,可若大唐实力衰减,倭人必然卷土重来,对于大唐之威胁实则并未彻底剪除。”
武媚娘不说话,端着茶盏凑到红唇边轻轻呷了一口,静静听着。
“如今物部氏主动提及配合大唐消除倭王之位,实乃天赐良机,既能断绝倭王之传承、灭除倭国之血嗣,又能给予大唐更多的利益,还无需遭受舆论之反噬,实是一举多得。”
武媚娘又“嗯”了一声,似乎陷入思考,堂中有些沉寂。
李义府偷着咽了口唾沫,有些紧张。
他自诩才华能力出众不亚于朝中那些所谓的青年俊彦、中流砥柱,也有信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不知为何在这个娇气秀美的女子面前时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想不通,一个本身并无官职、实权的弱女子,何以有如此强大之气场?
良久,武媚娘柔美的嗓音响起:“即便如此,物部氏也难逃‘倭奸’之命,既然物部氏是‘倭奸’则必然是指出卖倭国之利益,而大唐便是窃取这份利益的贼子……将来总会有人不认账,而将罪责归于物部氏一身。”
即便两国之间签署了协约,过后也可以“物部氏卖国”来抵制这份协约,事实上必然如此,倭人又不是死光了,其他倭国世家眼睁睁看着物部氏通过卖国来攫取利益,岂能不眼馋?
你物部氏凭什么将所有倭人的利益都卖了?
所以此举看似名正言顺,是倭人世家自己的请求,但与大唐派兵直接覆灭倭国并无实质之区别。
况且此事公布开来,定然招致朝堂之上那些君子之诋毁、反对……
诟病太多,隐患不小。
李义府愣忡一下,有些颓丧:“是在下疏于考虑、思虑不周。”
本以为十全十美之计划,但经由武媚娘这么一分析,才发现处处漏洞,同时也对武媚娘周密的心思、严谨的思虑表示敬佩。
武媚娘笑了笑,绝美容颜带着浅淡微笑:“倒也不必沮丧,这件事虽然有着严重漏洞,但只需堵上,依旧不失为一个绝妙的主意。”
李义府忙问道:“如何堵住漏洞?”
武媚娘笑道:“这件事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其他倭国世家大可以不承认物部氏之决定,将物部氏归于‘倭奸’之类,进而导致此事既不合情、亦不不理、更不合法,因为物部氏代替不了倭王,更代替不了倭国……可若是由所有倭人来决定自身命运之抉择呢?”
“呃……”
李义府愣在那里,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由倭人决定自身命运之抉择?
物部氏固然代替不了倭国,倭人就能代替了?
倭国是倭王之倭国,亦是倭国世家之倭国,何时成了全体倭人之倭国?
顿了一顿,他反应过来,试探着问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武媚娘微微颔首,语音柔美:“政权非一人之政权,而是天下人之政权……天下为公也。”
这话当然属于至高无上之理想,当下绝无可能实现。
但只要有这么样一句口号就行了,给予倭人一个“自主选择命运的权力”,试问在倭国与大唐之中择选其一,那些个愚昧的倭人会如何选择呢?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水浒仙途》 《人道至尊》 《牧神记》 《择日飞升》 《神医凰后》 《大主宰》 《家兄朱由校》 《帝尊》 《天醒之路》 《我真没想重生啊》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耳根小说全集》 《龙族》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社保动态》 《天宫红颜传》 《请公子斩妖》 《谁让他修仙的!》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风起陇西》 《半仙》 《月关小说全集》 《人族镇守使》 《寒门宰相》 《太乙》 《我的邻居是女妖》 《暮夜良人》 《仙父》 《风起和安》 《庆余年》 《天才小毒妃》 《神话:仙武大唐》 《我本无意成仙》 《荒古神帝》 《对着剑说》 《神医嫡女》 《剑仙在此》 《一品江山》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剑道第一仙》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最强红包皇帝》 《诡秘之主》 《悍戚》 《雪中悍刀行》 《玄鉴仙族》 《我的26岁女房客》 《很纯很暖昧》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万界圆梦师》 《大王饶命》 《星门》 《大唐扫把星》 《夜的命名术》 《辰东小说全集》 《诛仙》 《许仙志》 《紫府仙缘》 《灭运图录》 《九州牧云录》 《从前有座灵剑山》 《通天之路》 《真灵九变》 《飞升之后》 《修真世界》 《阳神》 《佛本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