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六章 朕便不信了
其核心就是韩非子的那句话‘君之于民,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君与民是一个整体,若是‘上行申韩,下必佛老’。如果官家一定要这么干,那么老百姓又反抗不了,那么老百姓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躺平。
佛家道家就是躺平之学。
不要怀疑,弱势的一方一定比强势的一方有更多的选择权。
更害怕国家灭亡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而不是老百姓。所以既得利益者最后一定会选择让步,向百姓渡让更多的利益。
这就是‘法里儒表’的本质。
所以有人说儒家虚伪,那是因为不知道世界都是两套规矩并行的。
一套是明的,一套是暗的。
而称官员为父母的,来自召父杜母的典故,说的是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
二人都曾任南阳太守,在当地颇有政绩,所以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从此有了父母官的称呼。
这个称呼一直到了清末。
章越赞许曹佾的民佣之论,为父母,我不敢。
我只是老百姓雇佣来办事的,怎么敢以父母自居?甚至不说官员,天子也是如此。
孟子的学生万章问过,是尧将天下让给舜的吗?
孟子说不是,是天将天下授予舜的,而不是尧让给舜的。只是天不能说话,但尧知道天的意思,故而将天下授予了舜。
孟子还着重说了一句‘天子不能以天下予人’。
孟子还强调什么是天子?那就是天与之,民与之。
同时天子作民父母,也是万民的父母。孟子认为不是,天子只是万民之长,你虽说是最大的,但你也只是万民之一,没有资格凌驾于万民之上。
所以说什么是‘民本’?孟子思想就是民本。
谷永曾言,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
所以天子也是为民所佣。
皇六子是官家长子,官家当然以储君望之,以佣字为名,就是役力受直,也是为民所佣的意思。
提倡民佣有无用?
有用。
让百姓对权力祛魅。
比如后世菲佣以顺从雇主而受到青睐,为什么本地保姆不行呢?那就是不服,即便我是你家雇来的,那是我时运不济,不是我生来比你低一等。
官又如何?该斗就要斗。
法家推崇以吏为师,以官为民之父母。我们老百姓不吃你这一套,从陈胜吴广开始,你让我日子过不下去,我也让你日子过不下去。
章越再次感叹起官家。
这个‘佣’字,章越相信是出自官家的真心。
曹佾上来就是与自己说清楚了这个道理,当然也是为官家说好话。
章越对曹佾道:“陛下之心,真如尧舜一般!”
曹佾道:“章相公,不要辜负了太皇太后和陛下对你的器重。”
到此章越结束了对话,曹佾见章越没有丝毫转圜的意思,只好告辞离开。
曹佾回到府中写作书信向曹太后复命。
而曹太后自入秋之后就无法下床走动,官家对曹太后的孝顺,几乎还胜过高太后,平日操劳政事都要探视曹太后,在那小坐一会再回寝殿。
这日官家亲自给曹太后侍奉汤药,曹太后道:“老身已是时日无多,这些汤药甚苦,吃不吃都是一样。”
官家甚孝,再三劝说。
曹太后方才喝了一半,官家从宫女手中取过蜜饯盒子给曹太后奉上。
曹太后尝了一个道:“之前韩绛,章越二人在中书办得不错,将募役法改作差役并行,那百姓夸赞的声音,都传到我这深宫妇人家的耳里。”
“如今韩绛甍了,怎章越也称病了。章越是两朝先帝托付的大臣,陛下当给予礼遇。”
官家闻言表情凝重,将蜜饯盒子递给宫女然后道:“祖母,宫外道听途说的事,如何能当真。朕倒听到不少役法弊端。”
“世上的词都是两面说。”
曹太后道:“如今韩绛薨,不是俯雕甍。了,章越又称病,中书唯有一相一参,不如补几位相公入中书,官家以为如何?”
官家道:“执政的人选,朕还未想好,如今一相一参甚是妥当。王办事妥当,老成持重,元绛忠实可靠,为官清廉,从不为自己谋私,朕打算先让这二人先办办看。”
官家言下之意王,元绛二人搭起中书这个架子倒也不错。
曹太后道:“陛下,王乃润笔执政,在朝中没有根底,元绛则从不树异帜,固是可靠之人,可是托付二人主持朝局,但一旦遇到大事,陛下能找谁商量呢?”
曹太后说得很明白,官家用王,元绛二人,是因为他们在朝中根底弱,所以只是事事依从天子。
但是这二人能力平平,没有处理大事急事的才干,日常应付一下还可以,碰到大事就糟了。
官家心知肚明,笑着道:“朕不是还有祖母商量!”
曹太后道:“老身只是妇人罢了,再说老身还有多少日子,若是你听我的话,就当把章越,司马光等大臣请回来。”
官家道:“当年王安石也曾告疾,是欺朕不能主理朝纲,但朕已不是十年前之天子,如今处置政治也十分得力。”
曹太后道:“老身知道陛下勤劳,即位以来励精求治,生怕做得不够好,无论大事小事,事必躬亲。”
“便是年节也不休息,有时候太阳都落山了,午饭还没吃,我与太后只好屡屡派人去催陛下。”
“但是陛下啊,治理天下不是事必躬亲,而是任人唯贤,一个贤人不够要群贤相辅才是。官家切莫事事自做,只备应声之臣为左右。”
官家道:“朕不是不用章越,只是借他不在中书办几件得意事!”
章越在朝中影响力确实大,除了似蔡京、蔡卞、徐禧、吕升卿、沈括都出自章越的幕中,还有章,章直,章衡等亲族及黄履,文及甫,吕公着等姻族,以及许将,曾布,韩忠彦等盟友。
所以他才有底气,敢不听自己的话。
眼见官家最后说了心底话,曹太后道:“官家明白就好。”
到了殿中,这时候内侍给他递来了文书。
这文书是二人所送,一个是吕惠卿,一个是种谔。
原来官家就泾原路筑城之事询问二人,吕惠卿,种谔都不约而同地反对。
吕惠卿认为泾原路乃西夏腹心之地所在,在此城之必败。他再次主张在延路厉兵秣马,一旦西夏有事,以此出兵攻夏。
而种谔则是主张攻取横山,他认为从横山出兵,尽管有旱海阻隔,但只要占据了银盐数州,就占据了有利优势。
到时候反过来西夏是要渡过旱海进攻宋朝,而不是宋朝渡过旱海进攻西夏。
官家找王,元绛二人商量。
王为官四十年于内外典制,对于兵事不甚擅长,但官家又不愿与枢密院商量,冯京他们的态度就是官家别问,问就是不行。所以官家只好与王,元绛言语。
王道:“陛下,张是贤臣,陛下以为不贤,是因为听信谗言的缘故。臣恐怕朝野间的贤才不得而进。”
“臣身为宰相,三度荐张为翰林学士,但陛下却三荐三不用之。臣荐人失察,是为失职,恳请罢之。”
官家讶然,没料到王先将自己一军。
为何王三荐张,而朕不用,朕还不一清二楚,张送给了王多少金银财宝,以为朕不知道吗?
官家这段时日用王,元绛为宰相,没有韩绛,章越二人肘制,事事政由己出,办事好不快意。
但没有料到王居然也搞这一套。
元绛依附王道:“陛下,张确实贤亮,臣亦以为可以用。”
官家闻言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对王道:“宰相当如是也,朕姑且试卿,卿德如此,朕当无此虑。”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伏天氏》 《水浒仙途》 《人道至尊》 《牧神记》 《择日飞升》 《神医凰后》 《大主宰》 《家兄朱由校》 《帝尊》 《天醒之路》 《我真没想重生啊》 《临渊行》 《重生西游》 《我不是野人》 《历史小说》 《剑来》 《大奉打更人》 《地球第一剑》 《洪荒二郎传》 《唐家三少小说全集》 《万族之劫》 《耳根小说全集》 《龙族》 《我吃西红柿小说全集》 《社保动态》 《天宫红颜传》 《请公子斩妖》 《谁让他修仙的!》 《赤心巡天》 《大唐双龙传》 《芈月传》 《延禧攻略》 《风起陇西》 《半仙》 《月关小说全集》 《人族镇守使》 《寒门宰相》 《太乙》 《我的邻居是女妖》 《暮夜良人》 《仙父》 《风起和安》 《庆余年》 《天才小毒妃》 《神话:仙武大唐》 《我本无意成仙》 《荒古神帝》 《对着剑说》 《神医嫡女》 《剑仙在此》 《一品江山》 《烂柯棋缘》 《镇魂》 《天唐锦绣》 《平平无奇大师兄》 《大明第一臣》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大周不良人》 《剑道第一仙》 《我的师兄绝世无双》 《最强红包皇帝》 《诡秘之主》 《悍戚》 《雪中悍刀行》 《玄鉴仙族》 《我的26岁女房客》 《很纯很暖昧》 《我有一剑》 《万相之王》 《万界圆梦师》 《大王饶命》 《星门》 《大唐扫把星》 《夜的命名术》 《辰东小说全集》 《诛仙》 《许仙志》 《紫府仙缘》 《灭运图录》 《九州牧云录》 《从前有座灵剑山》 《通天之路》 《真灵九变》 《飞升之后》 《修真世界》 《阳神》 《佛本是道》